2019年7月10日,由市委统战部组织的《六安市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专题研讨班》在市社会主义学院开班了,我有幸参加此次学习并于7月11日上午聆听了葛晓莉老师的讲座——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》。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触目可及、张口可出,但从未如此静下心来,系统地思考一下其提出的必要性、践行的重要性。通过本次学习,结合自身实际,浅谈几点个人感受。
一、哲学根源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“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”。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灵魂。人类文明产生的时候开始,人们便开始思考一切的根源和依据。古希腊哲学家最早提出,“我是谁?从那来?到哪去?”这成为芸芸众生始终热心的哲学命题,细思一下,无论哪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都无法回避,最后均会集中于一个问题——人为什么而活着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,“善是人内在的灵魂”“美德即知识”并追求人应该具有智慧、勇敢、节制、正义等道德品质,这应该是苏格拉底认可的核心价值观。
晚上散步的时候,和孩子聊天,孩儿突然说,“孔子为什么那么厉害,比很多皇帝还厉害,因为有好多皇帝人们都不记得了,唯有孔子人人都知道。”事实也的确如此,孔子在很多领域有突出的贡献,其中最大的贡献应该是,他开创了儒家学派,后经董仲舒、二程、朱熹等逐步完善成为三纲五常,这可以称作后世历代封建王朝需要的核心价值观。这个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古代士子修身、齐家、治国平天下,努力做到格物致智、诚义正心的最高标准。古代道家追求成仙、佛教追求成佛、儒家则追求成圣,成为圣人即能够将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等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,外化于行,内化于心,知行合一。姑且不做内容上的分析和评价,在历史价值上,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得以长期统一稳定,这些核心价值观功不可没。也因此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(苏武、岳飞、文天祥等),这些人物事迹中所蕴含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。古代君王推崇孔子,是因为孔子回答的“人因该成为什么样的人”,具有普适性。
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当然也需要解决这个哲学命题,没有它将无法引领跟宏伟的实践。即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、什么样的社会、尤其是培养什么样的公民。
二、历史教训。中国有句古话,“人无信不立”,国家和社会如果没有统一的、科学的价值观,将会如何?
还是从古希腊说起,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盛行直接式民主,凡其城邦的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成为城邦的管理者。这种民主形式首先在公民内部具有广泛性,其次适合小国寡民的雅典,但是问题在于他们没有统一的价值观,即什么样的公民可以管理城邦。智者学派认为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、“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”、公民可以不必严格遵守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;苏格拉底认为“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”,一个没有知识的公民管理城邦,危害性远超过不懂航海的人成为船长……遗憾的是苏格拉底最终被公民大会判处死刑,可见他的主张也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和公民的广泛认可,城邦最后灭亡了,当然灭亡的原因具有多样性,没有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是其灭亡不能否认的原因之一。
战后苏联改革开始,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会后的秘密报告中全盘否定斯大林,思想教育也名存实亡。戈尔巴乔夫改革使指导思想多元化,因为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念,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而促使苏联走向解体。从1942年授予卓娅“苏联英雄”到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,由西方参与、苏联撰写、媒体公开发表的文章再次将卓娅推上了绞刑架……一系列现象使的解体后苏联人感慨,“当我们的英雄被践踏的时候,我们的国家已经没有追求了。”苏联的解体在于无人捍卫。
历史长河从来不曾停止,抚今追昔,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统一的信仰,等待她的只有悲剧。
三、现实需要。一个家庭和谐、幸福,一个企业稳定、发展,一个国家繁荣、昌盛……离不了物质,但是当物质水平提高时会发现,最需要的是顶层设计,即要回答:一切最终是为了什么?在家庭答案应该是家风,在企业是企业文化,在国家便是核心价值观。
十九大的召开,把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安排作了调整,即第一个阶段,从二○○年到二○三五年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,再奋斗十五年,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。第二个阶段,从二○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,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,再奋斗十五年,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调整是基于当前中国的发展状况。正如习主席在2014年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,“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济发展很快,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。同时,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、观念大碰撞、文化大交融的时代,出现了不少问题。 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,观念没有善恶,行为没有底线,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,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,没有国家观念、集体观念、家庭观念,不讲对错,不问是非,不知美丑,不辨香臭,浑浑噩噩,穷奢极欲。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。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,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推进。”回答这些问题最终凝聚成了24个字,涵盖国家、社会、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社会主义事业是崭新的,当东欧剧变、苏联解体时,中国社会主义旗帜不倒,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,多年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理论指导下,革命成功,建设繁荣。相信未来,在党、政、民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,心在一起,劲往一处,实现中国梦。借用葛老师课堂上的一句话,真正做到,“人民有方向,民族有信仰,国家有力量!”(民盟六安二中支部 范大美)